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长安区

长安区!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4-04-20 14:13:44浏览:分类:生活常识

背靠白鹿原,面向浐河滩,局部空间太小,无法发展,无任何规划。鸣犊就是以后的三兆,鬼都不愿去的地方,何谈发展。狮村西康铁路以东,若干年后就好比现在的陇海线以北,除了土大还是土大。不会有发展迹象。两个主要交通网死死的卡住了长安?9中...儒家四

背靠白鹿原,面向浐河滩,局部空间太小,无法发展,无任何规划。鸣犊就是以后的三兆,鬼都不愿去的地方,何谈发展。狮村西康铁路以东,若干年后就比现在的陇海线以北,除了土还是土大。不会有发展迹象。两个主要交通死死的卡住了长安?9中...

儒家四大圣都有谁

个人感觉还是那个白鹿原里面的小饭馆吧,我感觉个小饭馆里面就可以体现出很多的东西,每来往的客人不断,而且还有各色的人,我觉得这个时候就可以体现出很多的事情,这是让人感觉最棒的,我觉得白鹿原这个电视剧也是确实比较的有深意吧,非常真实的刻画了当时的社会场景,我觉得这是非常的好的事情,很多的时候,我觉得白鹿原讲的可能就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民比较艰苦的生活吧,比较那个时候真的很多的人都是思想比较麻木的吧,而且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真的需要一个领导者吧,在小饭馆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很多的东西。

我觉得很多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现实的事情,那里面的人都是各色各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性格,我觉得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吧,我觉得真的挺好的很多的人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的性格,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真实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那个小饭馆是比较让我深刻印象的一个场景,我觉得挺不错的这不部电视剧。

《临路歌》古诗原文及赏析

儒家是我国的主流思想,能获得如此成就,和儒家诞生了很多的圣人有关。那这些圣人都有谁呢?下面是我为整理了儒家四大圣人介绍,希望对你们有用! 儒家圣人:孔子 第一位肯定是要算孔子了,那是将儒家发扬光大的圣人。 在孔子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气了。鲁国人都知道孔子在礼仪很有研究。孔子的儿子出生时,当时的鲁国国君派人送来了一条鲤鱼,所以孔子给儿子起名孔鲤。当时,孔子的身份是士,就是统治阶层中最低的一级,能得到国君的礼物,是多么大的荣誉啊。 孔鲤先孔子而死,所以祭孔有两样东西是不能用的,一个是鲤鱼,源于孔鲤一个是豆腐,因为他的死对头——豆腐的发明者刘安老是骂孔子。 孔子在50岁---55岁期间,先后担任了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等职务,最后“行摄相事”。就是代理行使各种行政权。经过孔子的治理,鲁国大治,国力提高,令当时的邻国---齐国群臣大为震惊。 在齐鲁会盟时,孔子随鲁定公会盟。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带鲁国军队。在会盟时,据理力争,让齐君归还了之前占领的汶阳之地。(阳虎叛乱时,把汶阳之地献给了齐国) 性情中人 对弟子,他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有时还不失风趣幽默。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周游列国时,一次颜回遇到危险而掉队,等颜回赶上孔子的大部队时,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回回答说:“老师您还健在,我怎么敢先死呢!” 可惜的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用脑过度,颜回还是先孔子而去了,孔子当时大恸。孔子平时 教育 生时,经常说喜怒哀乐要有节制,有弟子就问老师这样算不算过于悲痛了。孔子说:“如果对颜回不这样悲痛的话,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悲痛呢?”其实,颜回过世时,孔子比自己的儿子孔鲤过世时还要悲痛。 孔子对颜回特别钟爱,孔子曾说颜回是弟子中最好学的。颜回悟性也很好,并且颜回比孔子小许多,其他弟子年龄大都比颜回大。孔子是希望颜回来继承自己的衣钵的。 子路也是孔子特别喜欢的弟子。因为子路性格直,不会变通,孔子经常提醒子路,想尽一切办法希望子路可以学会变通。可惜的是,最终子路还是因为自己的直,而死于卫国内乱。 子游担任武城宰,就是武城的长官。用孔子教自己的礼乐来教化百姓。孔子和其他的弟子来武城,看到这一切,就说:“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就很认真的向孔子解释,最后,孔子说,“我之前说的是玩笑话”。 射箭 高手、驾车高手 射箭和驾车都是当时的贵族应该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属于“武”的方面,也是“六艺”中的两个科目。 当时,季氏的一个家臣阳虎(或叫阳货)也是这两方面的高手,孔子和他比试,最终阳虎输了。想当时,两个人比赛的时候,一定是很轰动。 音乐达人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他还善于击磐,磐声很有感情。孔子在黄河岸边听到晋国大夫窦鸣犊、舜华去世的消息,回到陬乡,作琴曲《陬操》用以寄托哀思。孔子很喜欢 唱歌 ,他常常让别人唱歌,唱得好,就让他继续唱,然后自己跟着学。在他临终前的第七天还对着子贡唱歌。 懂得变通 鲁国规定凡鲁人在国外见到本族人被卖当奴,可赎之回国库报账。孔子学生赎一奴,却不报账,人人夸学生高尚。孔子很不满,学生问救而不报账,岂不更高尚。孔子骂:呆货,以后别人要是赎了奴去报账,就会被骂不高尚不报账,做好事又成了亏本的事。渐渐人们就会装没看有人做奴,渐渐就没人做好事。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牛来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知道后 对子 路说:赞!这样的话,鲁国人一定都会救溺水的人了。 子路、子贡、颜子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子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颜子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儒家圣人:孟子 公元前三百七十年,在鲁国都城和邹国都城之间的马鞍山下的凫村,孟子诞生了。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徜徉在柏树森森的孟母林里,依然会为那曾经有过的伟大母爱感动不已。一位寡母携着孤儿,从凫村迁到集镇庙户营,再迁到邹城南关的一所学宫旁,就是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儿子终于可以上学了,这位含辛茹苦的伟大母亲又会为了教育逃学的儿子,狠心将正织着的布用刀斩断,直至孟轲幡然醒悟、立志苦学。 在这块有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的 故事 的土地上,一位姓孟,名轲,字子舆的人,就要使蜿蜒的圣脉陡然奔腾为波澜壮阔的大江了。 心怀忧国忧民、继往开来之志的孟轲,踏着齐鲁大地向昊天发问:离开圣人的年代这样不远,距离圣人的家乡这样迫近,谁是他的继承人呢?他向世人宣布:“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这位孔子的火尽薪传之人,犹如一颗夺目的巨星,升起在战国中期的思想政治舞台上,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带着一位大丈夫的豪气,也带着热气腾腾的爱民之心和那颗巍然宏富、沸腾着民本思想的大脑。尤其在中国的知识人熬过了两千多年专制机器的抟弄、威逼、压迫、利诱、虐杀、异化与重塑之后,而以其软骨与奴性(最与知识分子本质相悖的自私性)取辱于世的时候,有着浩然正气的孟子,越发显得珍贵。 他非但义无反顾地继承了孔子开辟的圣道,更把这条人文主义精神的道路拓展得更宽更长。虽然他“屈居亚军”而为亚圣,甚至在崇拜冠军的当今受到了某种冷落,孔子的出生地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高达两千三百多万元,而孟子的家乡邹城的孟庙、孟府、孟林的门票收入,每年才仅有二十多万元,但是观瞻历史的长河,孟子正是以其继承发扬丰富了孔子思想并进而和孔子共同创立了儒家学说而名垂千秋万代。他赞叹孔子“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孔子以后一人功不在禹下”。他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和孔子一样,他也有着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人格,其生命甚至更具阳刚之气和沛然的张力。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孟子则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和老百姓共同前进)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甚至向天下宣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当历代专制统治者,沾沾自喜于广大士林屈服于暴力与利禄的利诱之下时,孔子与孟子早已在中国历史的源头处,巍然树起了大丈夫的凛然形象! 怀着“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孔子周游列国,孟子也周游列国,虽然都不能见用,却将一个心系天下的热怀留于后世,将一个伟岸的人格示于后人。对于掌握着钱财权力的各国诸侯,他们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孟子甚至在心理上也居高临下般居有着天然的自信与优势,堂堂正正,气宇轩昂。他底气十足地说:“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他这样谈自己周游列国的体会:“说大人(向诸侯进言),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齐王送给他一百镒上等的金子,他傲然拒绝:“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对于封建纲常中最为核心的“君君臣臣”,孔子鲜明地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到了孟子,他更进一步提出了“君之视臣如草介,则臣视君如寇仇”。难怪那个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读到这里便“龙”心震怒,一下子露出了封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立马罢了孟子配享孔子的资格,将其赶出了孔庙。是的,他们都还没有脱出统治者的窠臼,但是毕竟,他们敢于站起来,与统治者“分庭抗礼”了。 孟子清醒地看到,春秋以来,各诸侯大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由此,他公然发出了“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好战的人应该服最重的刑罚)”的呐喊,对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给予了根本性的否定。 真的,摸寻历史的边角,常常会碰到早已被人忽略的金子。有这样一件事我们不应当忘记。当时鲁国曾经和邹国发生冲突,邹国的有关官吏死了三十三人,老百姓却一个也没死。老百姓非但没有死,还眼看着他们的上级去死而袖手旁观。对于这件事,孟子是这样看的,他对邹穆公说:“活该!谁叫你和你的部下平日里残忍地对待老百姓哩!”古与今,说远就远,说近也近。试想想,如果当下的官员们遇个好歹,百姓们恐怕不止是袖手旁观吧,幸灾乐祸的也许不在少数。为啥,这些醉生梦死的当权者一个个作得真是天人共怒了。记得《书·汤誓》里好像有这样一句话“曷日丧,吾与汝偕亡”,是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的,意思是“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一个政权的当政者腐败瞎包、天怒人怨到这种地步,其离崩塌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这个“亚圣”果然了得,定了个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准不以压迫者的利益为准的规矩。我们不是可以从“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现代标准里,听到响亮的历史回响吗——虽然以这个 口号 夺取政权后又忘却甚至背离了这个口号。尤其让后世受用无穷的,也许就是孔子、孟子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吧?是孟子第一个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与民同乐者则王矣”。他有孔子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提出了教民富民的思想:“不教而用,谓之殃民”,“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而重民轻君的思想,则更是他民本思想的精髓。他说诸侯的天下是人民给的,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百姓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最让天的百姓世代不忘的,还是这样一句包含着铮铮真理之音的 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圣人不圣人无所谓,一句“民贵君轻”,不是就让孟子千古长存了吗?我曾经在一首《孟子》的诗中这样写道:“我和冬夜共读《孟子》/人也感动/天也感动/心和宇宙/齐舞翻飞的雪旌/等到芳草萋萋/思友如渴/再越过时间的阡陌/去会亚圣/正值杜甫在座/还有兰考的老焦/共坐品茗/鼓日弹月/慷慨高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也是可以骄傲的,是中国的孔子、孟子(以及他们那个时代的争鸣不已的“百家”们),最早为人类点亮了文明进步的灯盏做一个中国人也是可以自豪的,在人类思想的崇山峻岭中,有着我们孔、孟两个大知识分子筑起的精神的山岳。 儒家圣人: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理学思想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分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人性二元论。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 理是事物的规律。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朱熹在 总结 前人教育 经验 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 方法 。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 儿童 道德行为习惯。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科学思想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对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以及历代天文地理知识都有涉猎,特别是对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名著《梦溪笔谈》钻研尤深,使得《梦溪笔谈》成为其科学思想的来源之一。 重建书院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即”朱子学派“。 主要成就 文学上: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 书法上: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赡,超逸绝伦。 个人著作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韩文考异》《小学书》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儒家圣人:王阳明 有一种说法,中国历史上能达到圣人标准的只有孔子和王阳明,曾国藩只能算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的这“三不朽”,成为后世评价圣贤的标准。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这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后人对王阳明和曾国藩作比较,大多数认为王阳明的格局气象更大,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处处效仿、追慕王阳明的,他曾经说:“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阳明之文有光明俊伟之象!” 王阳明作为心学宗师,有完整的思想架构,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华,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三大命题的阳明心学,影响不限于中国,而是整个东亚儒家 文化 圈,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近代章太炎指出:“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这里的“王学”指的就是传到日本的王阳明心学。 曾国藩“调和汉宋”的主张是对他那个时代学术思潮的接受。”(“调和汉宋”指的是兼用汉代学问的考据和宋明理学的义理。) 曾国藩又强调“四门并重”,“四门”是义理、考据、词章、经济,这说法也是综合自当时的宋学一派。 曾国藩的思想是综合自前人和同时代人,在深度上无法和王阳明比较。 在“立言”这个标准上,王阳明远远高过曾国藩。阳明的心学开创了一代学派,并且是振聋发聩的学说。曾国藩确实也著书立说很多,但是多停留在道德探讨、为人处事层面,哲学层面比阳明差得很远。 在修身方面,王阳明洒脱,纯粹,新婚之夕出去遇到一个道士,竟然和对方一起打坐了一夜,直到被家人找回要格物致知,就真的对一丛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直到生病带兵打仗,就用各种诡诈手段讲学就一心宣扬良知之学。 王阳明有一个无比强大的内心,纵观其一生,没有任何困难能难倒他,他的信念,已经完全坚强到了极致,而他思想中认为不需要不重要的,他也一点点都不在乎,比如功劳,官位。 即便所有人都质疑他,他依然可以说:“四方英杰,各有异同,议论纷纷,多言何益。”他说不在乎,他就真的不在乎。 曾国藩则隐忍,“打掉了牙和血吞”,在战败之后也曾经愤而投水自杀,但最终还是屡败屡战,直至最后成功。这种隐忍,往往会被人视为懦弱,他的学生李鸿章曾经直言他的老师,说他“懦极”,即做事胆小,谨慎过度、迟缓、效率低下。曾国藩并不怪其无礼,而欣然表示同意,曾国藩同时也有反省自身不足的习惯。 总的来说,曾国藩一生多纠结。 在齐家方面,王阳明早年一直无子,过继了一个儿子王正宪,晚年有了一个亲生儿子王正聪,王阳明去世时,王正聪才五岁,两年后,王正宪就闹起了分家。再到后来,王正聪的后人为了先祖爵位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可以说,王阳明的后人都不成大器。 曾国藩则大大不同,不但他的“家训”流传天下,他的后人也出了不少大人物,整个曾国藩家族后人到今天还是有影响力的。 在事功方面,军事上,王阳明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前提下,选练民兵,平定了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又在朝廷高层的掣肘下,率领没有实战经验的民兵,仅用35天就击溃了宁王朱宸濠的数万精兵,一举粉碎其蓄谋了几十年的篡位大计而南赣剿匪、征广西思田更是体现了王阳明抚剿并用、文武兼修的军事思想,将兵家权谋上升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曾国藩带兵打仗,确实很一般,他亲自指挥的战役基本都是败仗,全赖一帮有识之士鼎力相助,才有最后的胜利。曾国藩虽然不是将才,却是很好的帅才,能统领一帮风云人物,建功立业,这是曾国藩最大的才能。 王阳明在繁忙军务之外,还时时给一帮弟子讲学。曾国藩的幕府聚集了一群读书人,经常讨论经史学问。 曾国藩或许军事、吏治才能弱于王阳明,但毕竟际遇不同,作为晚清重臣,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参与发起洋务运动,政治影响力大。所以从“立功”标准看,二人差不多。 1. 浅谈儒家的“信”与“忠”2. 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3. 古代文化知识选择题4. 中国历史上的20位圣人5.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有感

介绍西安的导游词?

【作品介绍】

《临路歌》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6卷第13首。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当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

【原文】

临路歌

作者: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李白绝笔。

〔2〕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

〔4〕摧:摧折。

〔5〕馀风:遗风。

〔6〕激:激荡。

〔7〕万世:千秋万世。

〔8〕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出来的地方。古代将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

〔9〕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10〕石袂:当作左袂,即左袖。

〔11〕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12〕仲尼句:指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翻译】

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赏析】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非常相近。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让读者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像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李白严评本载明人批:“是何等语耶?殆不可晓。”朱本云:“此章词意不可强解,以俟知者。”

胡本曰:“拟《琴操》。仲尼适赵,闻简子杀鸣犊,临河不济而叹作《临河歌》。此临路或河字之误。”

奚禄诒曰:“盖自叹也,必拟《临河操》无疑。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云:“《临终歌》今存集中,刊本误作《临路歌》,简短四十二字,照样自比大鹏,自负之心至死不变。然而自叹‘力不济’,这和《古风五十九首》的第一首‘吾衰竟谁陈?’是有一脉相通的。在那首《古风》里,他想到了孔仲尼泣麟:‘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在这首《临终歌》里,他又想到了孔仲尼泣麟。他一方面在自比仲尼,一方面又在叹息时无仲尼,而却寄希望于‘后人’。实际上如果仲尼还在,未必肯为他‘出涕’;而‘后人’是没有辜负他的。”

裴斐《李白〈临路歌〉试析》:“全诗六句,可分三解。一、二言鹏之奋飞振动八裔,奈何中天摧折力不济矣。八裔即八极、八荒,极言其远。三、四紧承二句,言力虽不济,若得余风之助,犹能激扬万世而游于扶桑。余风,乃相对从下而上之扶摇(飚)而言;……李白此歌托鹏言志,左袂即左袪、左袖,应指鹏翼。激万世、游扶桑与挂左袂,皆虚拟假设之辞。要言雄心尚在,余勇可贾也。五、六亦接二句,言大鹏摧于中天,为后人——实指当今世人——所得,而世无孔子,故无人怜惜。按孔子因西狩获麟而出涕,伤其‘非出其时而见害’,事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及《孔子家语·辨物》;又按李白《大鹏赋》,不特赞大鹏之旷荡纵适而不拘守常,亦赞其‘不矜大而暴猛’,此正可与麟之为仁并提。‘仲尼亡乎’,难道世上孔子之徒都死光了吗?‘谁为出涕’,无人为之出涕!结语悲凉,悲凉中仍见慷慨。上边说的都是言内意。另外还有言外之意,……”(载大型画册《李白》,国际展望出版社)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照】

全唐诗卷167_13【临路歌】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後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西安是有名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作为一名导游,要结合西安景点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参考!

西安简介导游词篇1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3.46万人,户籍人口781.67万人。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线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线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6亿扩大到12亿以上。

西安是科技发达、创新力强的城市。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立科研机构66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在校大学生63.2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余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92%,列全国第一。全市18岁以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居全国第一。这里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都是西安研究制造的。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277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4亿元,增长14.5 %。经过多年发展,西安目前已建成了以机械装置、交通运输、电子资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八大发展平台,高新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六个建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开发区之一,经开区全力打造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制造业基地,曲江新区是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浐灞河生态区正在筹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些开发区***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西安是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西安北濒黄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的秦岭,自然景观优美,令人留连忘返。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备,城市道路、绿化、供气、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燃气普及率97.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日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日,在北方城市率先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通过实施“大水大绿”和“蓝天碧水”工程,重现“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2%,2009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已成为人们休闲居住、投资创业的向往之地。

未来一段时期,是西安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西安市第十一次-会提出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发展目标,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3%以上,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到2011年力争达到3500亿元,人均超过4500美元,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努力在全省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行列,在西部地区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梯队,在全国率先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2008年6月,国务院批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从国家层面对西安的定位是: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的实施标志著“关中—天水经济区”已成为国家级经济区,西安将在国家区域发展中担当重要的战略角色。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让西安的明天更美好,让西安的市民更幸福。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更是各地朋友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到西安来观光旅游,创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定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属陕甘宁边区辖市1950年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西安市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12日,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解放初期,西安市设12个区,其中城区8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个乡。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个。1958年11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960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1961年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2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4个。1966年6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安市。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1972年恢复原名。197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1980年3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县。1997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后,西安市共辖9区4县。2008年3月7日,经市0研究并报省0批准,撤销长安区王曲镇、鸣犊镇二乡***镇***的建制,设立相应的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不变,以原各乡***镇***0驻地为街道办事处办公驻地。至年底,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

以上就是关于长安区 鸣犊镇 有没有 天然气接通的规划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文标题:长安区 - 生活常识
本文地址:www.123jiankang.com/shenghuo/34285.html

TAGS:长安区

猜你还喜欢